2014/12/31

Sophie成長紀事 - 洗澡

在台灣的時候看到老媽怎麼幫Sophie洗澡, 大概也有點心得了...
比起一開始的時候一放進澡盆就哭, 回到美國後她似乎開始也喜歡洗澡了, 不管原本怎麼哭鬧, 一放進澡盆她反而就安靜了, 似乎很享受著洗澡...對於新手爸爸來說, 幫女兒洗"下面"還是有點難為情啊....囧

老婆:"你打算幫女兒洗澡洗到幾歲?"
我:"18歲怎樣?"
老婆:"變態......."


爸爸幫Sophie洗澡

遮住第三點



2014/12/20

Sophie成長記事 - 爸爸的惡作劇

這可憐的小孩因為有個極度不正經的爸爸, 只能接受在他沒有反抗能力的時候被爸爸"惡整"了...^^

為了懲罰你噴的爸爸媽媽床上都是屎, 只好讓你跟自己的便便睡一會了

餵你吃......

Orz

Sophie也要排隊

老闆!一斤多少?

?


好吧, 我知道你想對爸爸說什麼了...


Sophie成長記事 - 出生

2014/09/29, 等了39週又3天, 我們終於可以去迎接徐家小公主了....

12/29的半夜原本想說小妞應該快出來了吧, 應該早點上床去睡覺, 以免以後都沒時間睡覺, 沒想到, 就在我一爬上床之後, 老婆就說肚子痛了...囧

趕緊照醫生說的開始等看是不是產兆(每3~5分鐘就陣痛持續一個小時), 果然沒錯, 於是立馬就開著車到醫院, 因為是半夜, 只好從急診室進入檢查, 護士小姐插上了檢查儀器, 沒多久就跟我說"You are accepted!", 然後我一直記得要打無痛分娩, 所以跟護士說我要"no pain", 但是他們似乎只打了鬆弛什麼的, 其實是我用錯單字, 我要講的應該是"麻醉", 這樣他們才會知道那是無痛

老婆陣痛的當下還是只開四指, 沒有破水, 我們只好待在那等, 還好椅子挺大的, 我還可以在那躺一下, 到了早上醫生來了看了一下說大概要中午, 然後我說要打無痛分娩他才跟護士講了"麻醉", 我才知道我用錯單字了 -_-" 於是這位孕婦就進入了"天堂", 完全沒有痛的感覺, 早上我還吃了個早餐等生產

到了中午醫生又來了說全開了, 於是手動破水, 護士一直叫老婆用力, 打了無痛的老婆說她沒知覺所以也是亂用力, 醫生整個產程都很讓我們放心, "看到頭了", 我也隱約地聽到哭聲, 20分鐘後, 我就看到"一坨肉"從一個女人的下面出來, 那個景象實在是很讓人傻眼, 醫生跟護士都發現了我好像不太對勁以為我要昏倒了, 護士趕緊衝過來問我Are you okay?要不要坐下? 醫生事後說看到我臉都綠了XD

醫生讓我剪了臍帶之後就讓護士去幫Sophie清理及量體重, 2945g, 完全就是老婆理想中的體重, 不超過3000g....我那時真的覺得這個女人整個有個適合生產的體質, 沒任何懷孕不適, 沒變胖, 吃的東西都胖在寶寶身上, 小孩沒讓老婆痛多久就出來了

生產的時候醫生問了我們要不要"剪", 據同學的說法是美國醫生崇尚自然, 所以不會"剪",  但是這樣可能會造成撕裂傷, 同學的婦產科醫生是台灣來的, 知道東方女性骨架較小, 所以他會"剪", 不過江醫師說他之前擅自幫產婦剪了之後被罵(他很不爽XD), 所以問了我們意見, 我也沒等老婆說話就說"剪" -_-", 畢竟我是比較怕他之後跟我哀嚎叫痛......

Sophie很健康, 第一眼很像爸爸, 我傳了LINE回去給媽媽, 媽媽在台灣也是等到半夜, 知道Sophie出生看到了照片說"慘了, 眼睛跟爸爸一樣小"之後就去睡了.....

美國人非常重視嬰兒剛出生的時候跟媽媽的skin to skin touch, 認為這會增加寶寶跟媽媽的親密感, 也會幫助分泌乳汁. (基本上老人家看到這個可能會無法接受,  怎麼可以把嬰兒扒的光光的呢?一定會生病吧)

總之, 美國很多關於寶寶照顧的觀念跟東方是完全不一樣的, 甚至是相反的, 這個就很容易造成跟長輩有爭吵, 不過, 我還是依然用美式的方式來對待這個小孩 :)

清理完之後我們就帶著Sophie一起移動到病房, 剛出生的Sophie臉上長滿了紅色的疹子, 醫生說沒關係, 這是正常的, 而這時老婆還沒有奶, 但還好Sophie一直在睡覺......

到了晚上, Sophie開始哭了, 但是老婆又還沒有奶, 就算把她放到胸部上也沒辦法, 還是一直哭, 其實我原本準備了小抄記錄了出生前四天要怎麼餵奶一陣慌亂之下忘了拿, 所以也就亂了套, 慌了手腳....

[小抄]
第一天: 整天都餵, 只要寶寶有需要就餵(左乳: 5分鐘, 右乳:5分鐘)
第二天: 每兩個小時餵一次(左乳: 10分鐘, 右乳:10分鐘)
第三天: 每兩個半小時餵一次(左乳: 15分鐘, 右乳:15分鐘)
第四天: 開始單邊餵奶(最多不超過40分鐘), 兩個半到三個小時一次, 換邊輪流餵

趕緊打給護士問怎辦? 護士說嬰兒只有肚子餓會哭, 我問說怎辦? 他就給了我一盒配方奶, 讓我先餵個10cc, 讓Sophie開始有新陳代謝, 然後叫我登記每個餵奶, 大小便的時間, 記得每三個小時餵一次奶, 結果我們第一晚全都睡死了就.....忘了有人沒吃奶還被護士給罵了XD

基本上美國醫生不鼓勵餵配方奶, 他們認為媽媽的奶水一定夠, 不知道這是不是東西方的差異, 西方人認為媽媽的奶水絕對夠, 可是我卻聽過很多例子就是東方的媽媽無法產出那麼多的奶水

anyway,  我還是讓Sophie喝了配方奶, 隔天她馬上就大便了, Sophie的第一坨屎是綠色的, 沒想到看到大便會這麼開心, 在幫她換尿布的時候他同時也在大, 搞得我得用手來接......-_-"我想這就是當爸爸不一樣的地方吧

另外, 之前學姊提醒過我, 因為東方小孩很容易有黃疸, 所以如果一開始沒奶的話也是建議喝一點配方奶讓嬰兒開始有新陳代謝, 這樣比較容易讓黃疸排掉, 因為學姊的小孩後來還因為黃疸回醫院去照光, 因為一開始有讓Sophie喝配方奶, 所以他的黃疸並沒有這麼嚴重

ps. 後來聽說有的專門來美國生產的孕婦會在小孩出生後灌配方奶, 不為什麼, 就是為了減少嬰兒黃疸的症狀, 因為黃疸指數過高的話要送NICU, 這對於自費來美生產的來說實在是個天價, NICU一天的價錢是3000美金啊....

9/29半夜進醫院, 10/1下午就出院了

在美國帶嬰兒出院會有專人推輪椅到大門, 確保嬰兒在車上有坐car seat


躺在床上等小Sophie出來的媽媽

終於, 我們見面了, 爸爸親手把臍帶剪了

簡單的清理之後要連做簡單的檢查囉

是個2945克的健康寶寶

與媽媽的Skin to skin touch

Sophie的第一部影片
爸爸的OS:"慘了, 這女孩跟我一樣眼睛小長得又醜....."
爸爸第一次餵奶

再看, 真的很醜 Orz
怎麼這麼小一隻?
2014/10/1, 第一次坐上自己的座騎回家囉!

[轉錄] 教出聰明寶寶!一歲前,媽媽要跟寶寶這樣做...

教出聰明寶寶!一歲前,媽媽要跟寶寶這樣做...:

寶寶一歲前,媽媽應該要這樣跟孩子互動!不但能培養親子感情,更能讓寶寶的身體與頭腦都健康發展喔!

1個月,讓寶寶注視你的臉
和寶寶呆在一起,近近地凝視著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此時他的最佳視覺範圍是15-20cm,他喜歡注視人臉。因此,當他不睡覺的時候,將臉靠攏他,自然的輕聲說話。

2個月,跟寶寶鼓掌和唱歌
通過握著他的手一起鼓掌和唱歌,以幫助寶寶培養更好的手部動作和視覺。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會嘗試模仿你的動作和聲音,促進手眼協調能力和語言發展。接下來,寶寶也將開始模仿你的表情。所以儘量抱著寶寶靠近你,伸出你的舌頭,張開你的嘴巴,或給寶寶一個誇張的笑容。在未來的幾個月中,他將開始模仿你的表情。

3個月,提供色彩豐富的玩具
寶寶可能開始玩她的手和摸東西。用色彩豐富的搖鈴和玩具吸引她來鍛鍊她的手眼協調能力。她也將喜歡抬起她的頭。鼓勵趴著玩耍。提供安全的鏡子讓他看。它會讓他高興。

4個月,撓撓癢
現在她怕癢了!大約14周的時候,她開始出現撓癢反射。麻麻給寶寶撓撓,促進神經發育。

5個月,回答並重複寶寶發音
寶寶的眼睛和耳朵都開始像你一樣的工作。寶寶也開始咿呀學語。試著回答她並重複他的發音,以幫助她學會如何溝通。重複單詞並當她試圖模仿你的時候鼓勵她。開始閱讀書籍,指出對象,說他們的名字。

6個月,讓寶寶學會爬行去拿玩具
寶寶會很快學會坐起來到處移動。把他放下趴著移動。然後把地板上放好玩具,並鼓勵他去拿。由於這個年齡的寶寶幾乎會將所有的東西放在嘴裡,你需要保證玩具大於捲筒衛生紙內管的大小並保證家裡的安全。

7個月,訓練寶寶撿東西
寶寶的雙手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在未來幾個月將可以撚起東西,為她提供安全的小物品讓他去拾起來,從而發展她的精細運動。塑料量匙或小杯就非常好,或在戶外讓他拾起小草。起初,她會感到很困難,但後來就會著迷——並嘗試拿出——單頁的紙。

8個月,陪寶寶重複做遊戲
這一時期可以刺激寶寶的空間感和詞語使用。首先,這一時期可選擇那種一個裝在另一個裡麵的玩具,比如像鍋碗瓢盆。或嘗試問寶寶,「你的鼻子在哪裡?」指著他的鼻子。當你重複的做遊戲時候,更多的增加身體語言從而教導寶寶語言的含義。

9個月,讓寶寶接觸合併的東西
這時期寶寶可能會對開合的東西著迷。當她自己玩有硬紙殼的書、櫃子門、盒蓋和可以彈開的玩具時,你需要照看著她,這時候,她的手眼協調能力迅速發展。

10個月,跟寶寶玩「躲貓貓」
寶寶可能會喜歡尋找那些隱藏的東西。玩「躲貓貓」。幫助他發展精細動作技能和物體客觀持久性的概念 ——意思是即使沒有看到也知道物體的存在。在圍巾或一些沙子下麵藏一個顏色鮮豔的東西。然後把寶寶的手放在物體上,幫助他去發現它。不久,他會無需幫助自己找到。

11個月,多與寶寶說話
通過大量的遊戲和歌曲刺激語言發育。語言的發育是通過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不是通過寶寶DVD或電視——所以,你可以經常跟寶寶說話。告訴她你在做什麼,問問題,並使用戲劇性的手勢和聲調。她會觀察和注意到。

以上是寶寶一歲前,媽媽必須做的事情清單!這些親子活動能促進寶寶的智力、人際關係、語言能力、協調能力……等方麵的發展,還能促進親子關係,一舉多得!

[轉錄] 寶寶0-3歲嬰幼兒心理動力發展圖(珍藏版)

原文出處: http://tw.gigacircle.com/2466753-1

所以想給寶寶進行性格塑性,那就一定要把握3歲前這段時間了,今天寶寶樹為大家分享寶寶0-3歲嬰幼兒心理動力發展圖,非常有用,一定要好好珍藏!


[第1個月]俯臥、握拳、蹬腿、揮動手臂、聽聲音有反應、感官敏銳、視力比較模糊


[第2個月]開始學習抬頭,發現自己的手,偶爾會露出笑容,會有各種情緒的反應


[第3個月]俯臥可以撐起上身,頭可以抬45度,開始把看和做聯繫到一起


[4—5個月]會翻身,會大笑,喜歡注視鏡子中的自己


[5—6個月]有支撐能夠獨立坐一會,會喃喃自語引起別人注意,躺著的時候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滾動身體


[6—7個月]可以自己坐、能夠靈活翻身、表情更豐富


[7—8個月]開始爬行、發出的聲音增多,理解大人語言的能力增強


[8—9個月]可以扶物站立、喜歡敲打能夠發出聲音的物品,手部動作更加靈活


[第10個月]能夠站起來,偶爾可以走幾步,可以自己用杯子喝水

[11—12個月]能夠扶物行走、手指靈活性大大增強,變得好動,能說簡單的單字


[12—15個月]學會走路,會彎腰撿東西,有強烈的好奇心,能夠簡單交流


[15—18個月]喜歡嘗試自己洗手、洗臉、能夠自如蹲下,能說簡單的句子


[18—21個月]能夠搬動小物品,身體平衡力發展良好,開始嘗試自己解決問題,能夠表達自己的一些意願和要求


[21—24個月]能夠獨立做一些事情,如洗手、上廁所等;手眼協調能力進一步加強;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如澆花等。

[24—30個月]獨立穿衣服、折衣服;也可以做些家務,如擦桌子、擦鞋等;語言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可以跟別人展開對話


[30—36個月]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獨立做切、洗等簡單的工作;可以用各種詞彙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開始主動和小伙伴們打招呼了!


2014/11/22

台灣美國幼兒疫苗對照表



關於疫苗, 參考這篇



另外整理了台灣美國幼兒疫苗對照表, 僅供參考



台灣
美國
出生
 - B型肝炎疫苗(Hep B, 第一劑)
 - 卡介苗(BCG, 一劑)
 - B型肝炎疫苗(Hep B, 第一劑)

出生滿1個月
 - B型肝炎疫苗(Hep B, 第二劑)
 - B型肝炎疫苗(Hep B, 第二劑)
出生滿2個月
 - 五合一疫苗(DTaP-Hib-IPV, 第一劑)
 - 肺炎鏈球菌疫苗(自費, 第一劑)
 - 輪狀病毒疫苗(自費, 第一劑)
 - DTaP
 - Hib
 - IPV (Polio)
 - 肺炎鏈球菌疫苗 (結合型, PCV)
 - 輪狀病毒疫苗(Rotavirus, RV)
出生滿4個月
 - 五合一疫苗(DTaP-Hib-IPV, 第二劑)
 - 肺炎鏈球菌疫苗(自費, 第二劑)
 - 輪狀病毒疫苗(自費, 第二劑)
 - DTaP
 - Hib
 - IPV (Polio)
 - 肺炎鏈球菌疫苗 (結合型, PCV)
 - 輪狀病毒疫苗(Rotavirus, RV)
出生滿6個月
 - B型肝炎疫苗(Hep B, 第三劑)
 - 五合一疫苗(DTaP-Hib-IPV, 第三劑)
 - 肺炎鏈球菌疫苗(自費, 三劑型, 第三劑)
 - 輪狀病毒疫苗(自費, 第三劑)
 - 流感疫苗(第一劑)
 - 流感疫苗(隔四週第二劑)
 - B型肝炎疫苗
 - DTaP
 - Hib
 - IPV (Polio)
 - 肺炎鏈球菌疫苗 (結合型, PCV)
 - 輪狀病毒疫苗(Rotavirus, RV)
 - 流感疫苗(Influenza, two doses are required if child is receiving influenza for the first time)
出生滿12個月
 - 水痘(Varicella, 一劑)
 -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 第一劑)
 - A型肝炎疫苗(自費, 第一劑)
 - 肺炎鏈球菌疫苗(自費, 第四劑)
 - 水痘Varicella (chicken pox)
 - MMR(第一劑)
 - A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A, 第一劑)
 - 肺炎鏈球菌疫苗 (結合型, Pneumococcal, PCV, 第四劑)
 - Hib (第四劑)
出生滿15個月
 日本腦炎疫苗(每年三月開始, 第一劑)
 - 日本腦炎疫苗(每年三月開始, 隔兩週第二劑)
 - DTaP (第四劑)

出生滿18個月
 - 五合一疫苗(DTaP-Hib-IPV, 第四劑)
 - A型肝炎疫苗(自費, 第二劑)
 - A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A, 第二劑)
出生滿27個月
 - 日本腦炎疫苗(每年三月開始, 第三劑)

入小學前(46)
 - 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Tdap-IPV, 一劑) (IPV 第五劑)
 -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 第二劑)
 - DTaP (第五劑)
 - Polio(IPV, 第四劑)
 - MMR
 水痘Varicella (第二劑)
小一
 - 日本腦炎疫苗(JE, 第四劑)
 -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OPV)

1112

 - Tdap (DTaP booster)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Meningococcal (MCV4)
 - 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
* DTaP-Hib-IPV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DTap, b型嗜血桿菌Hib及不活性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IPV), 藍色字體為標註台灣使用五合一疫苗, 但美國使用的是三合一(DTaP)+Hib+IPV, DTaP, Hib & IPV在美國第四劑是分開打, 不像台灣是出生滿18月打一針五合一一次解決

* 紅色字體為差異處,  台灣需打日本腦炎, 美國不需, 美國DTaP, Varicella比台灣多打一劑, 美國多打MCV4&HPV